电子特气之元素化学-砷化合物——(AsH3)砷烷篇


发布时间:

2025-07-03

砷烷是最简单的砷化合物,为无色气体,有剧毒.

一.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大蒜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点 - 116℃,沸点 - 62℃,微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液体密度在 20℃时为 1339kg/m³,40.6℃时为 1259kg/m³.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稳定,是强还原剂,介于 PH₃及 SbH₃之间。加热至 300℃时分解,在空气中加热时易燃烧生成砷的氧化物和水,在有限供氧时,生成单质砷和水。易与高锰酸钾、溴和次氯酸钠等溶剂起反应,生成砷的化合物,与氯、溴等卤族单质反应分别生成 AsCl₃、AsBr₃等,还可将硝酸银水溶液还原而析出银.

二.制备方法

金属砷化物与酸反应:一般由砷与锌合成 Zn₃As₂,然后再与 H₂SO₄反应生成 ZnSO₄和 AsH₃,再经几步纯化、液化而得. 将砷化锌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粗品砷烷。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气体中的液滴分离,再通过吸附阱除杂,接着置于第一液氮冷阱中,使砷烷凝固。之后将砷烷进行加热蒸发,通入化学吸附柱除杂,再通入分子筛吸附柱除杂。最后将砷烷气体置于第二液氮冷阱中,使砷烷凝固,得到高纯度的砷烷产品 。

砷化铝水解:通过砷化铝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来制取砷烷.

电解法:利用电解装置,使电解液中的相关物质发生电解反应从而产生砷烷,例如以砷化钾或砷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来促进反应完全,可制备砷烷.

三.用途

1.半导体工业:用于外延硅的 N 型掺杂、硅中 N 型扩散、离子注入、生长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以及与某些元素形成化合物半导体,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有着重要应用.

外延生长:在生长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等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层时,砷烷作为重要的砷源,可精确控制外延层中的砷元素含量,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外延材料,这些材料是制造光电器件、高频器件等的基础12.

例如,在制造半导体激光器时,需要高质量的 GaAs 外延层来实现高效的光发射,砷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外延层的晶体质量和性能,进而提升激光器的效率和可靠性。

掺杂工艺:是外延硅的 N 型掺杂的重要气体,通过扩散或离子注入等工艺,将砷烷引入硅中,可精确控制硅中的杂质浓度和分布,形成 N 型半导体区域,以满足不同半导体器件对电学性能的要求,如制造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等.

比如在制造 n 沟道金属 - 氧化物 -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时,使用砷烷进行掺杂可有效调节源极、漏极和沟道区的电学性能,提高器件的开关速度和电流承载能力。

离子注入:与其他气体混合后,可作为离子注入的气源,将砷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实现对材料电学性能的精确调控,这种方法能够在较浅的深度内形成特定的杂质分布,适用于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对器件尺寸和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制造:参与多种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如用于制造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等,这些器件在通信、雷达、卫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砷烷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高性能电子系统的需求.

磷化镓薄膜生产:在磷化镓薄膜的生产中,砷烷可作为掺杂剂或反应气体,改善薄膜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使其适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波长稳定性

2.有机合成: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砷化合物.

 

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