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领域

智慧农业领域

气体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重要性。通过合理利用各种气体资源和智能管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二氧化碳气肥原理 →

◎ 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提质促进生长 →

◎ 二氧化碳气肥智能化管理技术 →

◎ 其他气体应用 →

GUIDA GAS

二氧化碳气肥原理

作物的生长依赖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作物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糖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20ppm(即0.042%)左右,其冠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420ppm,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浓度为800-1500ppm,而在封闭的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甚至能够低于100ppm,这说明作物处于极度饥饿状态,这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


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提质促进生长

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提质促进生长

提高产量:将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1200ppm以上,可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理论上叶片光合效率能够提高60%以上。平均增产幅度达33.6%,其中茄果类增产40-68%,叶菜类增产30-104%。

提升果蔬品质:增施二氧化碳能够增加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积累,显著提升果蔬品质。例如增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果胶的含量,同时降低果蔬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等的含量。

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增施二氧化碳能够抑制某些昆虫和病原菌的活动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从而降低农药用量。

二氧化碳气肥智能化管理技术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由气罐、汽化器、减压阀、电磁阀和阀门控制器组成。它能够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调配成作物所需要的浓度,经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该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作物生长所需二氧化碳浓度。
物联网智能传感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土壤养分等指标。该系统把气象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实时数据传输,也能够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提前对温室大棚内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控,以降低不利天气条件带来的影响。
智能算法自动化控制:通过物联网系统和边缘计算网关把温室大棚内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云平台,并根据云平台算法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自动、智能、准确调节温室大棚内的气候环境,实现节能降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气肥智能化管理技术
其他气体应用

其他气体应用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可用于采摘后处理,如香蕉、番茄、芒果等水果的催熟。也可以诱导开花,提高开花率和坐果率,从而增加产量。
氮气:是合成氮肥的重要原料,通过施用氮肥,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升农作物产量。在农产品保鲜和储存方面,填充氮气能够降低氧气含量,延缓水果、谷物等的成熟和衰老,防止氧化和变质。
气体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涵盖了从种植、生长、生产、运输和储存的各个环节,通过准确调控气体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作物品质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向绿色、智能和可持续方向发展。